蔚小理“扶持”欣旺达,对抗宁德时代(3)

来源: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3月15日 19:23:0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下一个“宁王”在升起? 即便欣旺达扩产迅速,但依旧难以在短期内与宁德时代分庭抗礼。 截至3月14日收盘,宁德时代市值1.08万亿元,相比之下欣旺达A股

下一个“宁王”在升起?

即便欣旺达扩产迅速,但依旧难以在短期内与宁德时代分庭抗礼。

截至3月14日收盘,宁德时代市值1.08万亿元,相比之下欣旺达A股市值不到470亿元,不到宁德时代的二十分之一。

《财经天下》周刊了解到,动力电池企业从产能扩建到形成稳定产能,预计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。“电池投建周期在两年左右,上游原材料投建周期在三年左右。”一位行业人士表示,“一方面动力电池新产能释放需要时间,另一方面原材料物料供应在近两年也将持续紧张。”

事实上,宁德时代也在加紧扩产。据宁德时代2021年半年报显示,2021年上半年,宁德时代在建产能92.5Gwh。据了解,宁德时代此前已建设5大主要生产基地,其目前合计规划自有产能近400GWh。此外,宁德时代也在小范围尝试与车企合资建厂,以回应后者增加话语权的诉求。

更为重要的是,除了产能和技术外,宁德时代已在上游原材料上有所布局,这些都是宁德时代的“护城河”。

然而,宁德时代的潜在对手,不只是被车企选中“被动出击”的欣旺达,随着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,各大动力电池厂商的军备赛已经打响。2021年以来,行业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陆续公布多个电池扩产计划。据电池网统计数据,截至2021年12月,国内动力电池竞争力TOP10企业规划产能合计已超过2700GWh。

群雄逐鹿的背景下,变化已经发生。2022年1-2月,尽管仍位居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TOP1,但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由占比50.2%下降至占比48%,跟随其后的比亚迪、中创新航,市场份额均有所上升,分别增加至21.2%、8.4%。而在2021年,宁德时代市场单月市场份额均在50%以上。

有行业人士认为,现在车企找寻新供应商,一大原因是因为“宁王”产能有限,车企开始寻求“二供”、“三供”以打造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,并不是为了“替代”宁德时代。源自上游的供应压力,已经传导至市场终端,动力电池供应短缺开始掣肘车企的新车交付节奏,这将直接影响车企的盈利能力。

“现在的扩产项目不少聚集在低端产能建设上,对车企的吸引力并不高。而且结合行业特性,盲目扩产还伴随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”上述行业人士称。

即便扩产计划多,但最终能落地并形成有效产能的仍然有限,车企需要主动出击,这也给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二线动力电池供应商机会。在行业人士看来,虽然宁德时代短期内地位难以撼动,但动力电池企业之间角逐胜负的市场空间仍然巨大。

这背后,动力电池优质产能依然紧缺。进入2022年,新能源汽车行业“动力电池荒”加剧。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预测,到2023年,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达到406GWh,而供应量预计为335GWh,动力电池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。

但现有产能显然难以招架。“目前电池缺口范围在30%至50%之间”,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预测,2025年前动力电池供应都将处于紧缺状态。

国内尤其如此。据中汽协预计,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,同比增长42%。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,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54.5GWh,同比增长142.8%。华安证券则预测,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230GWh。

巨大的市场空间下,宁德时代的对手们能持续分得蛋糕,在车企的支持下获得更多弹药。对“宁王”而言,未来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
文章来源:《电子信息对抗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xxdkjs.cn/zonghexinwen/2022/0315/429.html



上一篇:这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重庆电工职院开
下一篇:盘点俄罗斯电子战关键力量,美陆军:俄能力发

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投稿 |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编辑部|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版面费 |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论文发表 |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电子信息对抗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